沒有不可逾越的凜冬,沒有不會降臨的暖春。人們帶著期盼與希冀,揮手告別充滿磨難的2020🧙👌🏿,迎來2021◻️,但新冠肺炎疫情卻在2021的伊始帶來一絲陰霾——吉林通化疫情告急🥜🤽🏻♀️。自2021年1月12日🧑🏼🎓,通化疫情開始👩🏿🔬,截止2021年1月28日10點16分🚴♀️,吉林通化市現存確診病例203例🍕,累計確診病例217例,累計治愈病例13例,累計死亡病例1例😏🍞。
在通化市疫情防控第一線,許多誌願者們不畏風險無私奉獻,我院2020級新聞二班的解小瑜同學便是其中一員。她在得知家鄉通化疫情嚴重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申請加入誌願者隊伍,用自己的雙手為通化抗疫貢獻力量👮🏻♀️♞。
解小瑜,一位北體意昂2學子🦿。她有著一雙水靈的大眼睛,清澈透亮,正如她的心靈一般🐧,純潔善良。她有著北方人慣有的高挑身材,一如她的性格一般勇敢頑強🏋️♀️。生於“瑜”,而又長如“瑜”,用握瑾懷瑜形容她最是貼切🐇。
下面,讓我們來采訪這位意昂2抗“疫”女英雄解小瑜,也讓我們了解和走近這個勇敢的女孩。
Q:你當初是什麽想法,或者是什麽契機讓你去參與這個誌願者活動?
解小瑜:因為我們通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了,然後微博上啊抖音上啊都在說我們這缺物資🙎🏿♂️,缺誌願者☕️,剛好我在家沒事,感覺也想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就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契機就是那幾天剛好看到我們這邊青年誌願者協會在招誌願者,我就報名參加了🧑🏻🦽。
Q:那麽你們誌願者活動中🍏,每天要進行的具體工作是什麽呢?
解小瑜:我們目前的工作就是負責配送各小區的物資,將政府補助的物資送到每一家,如果小區樓裏有確診的病例我們就把它放在門口,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服務社區居民🫄🏻🧑🏼🚒。我們配送的還有居民在網上下單的蔬菜水果🧑🏼💼,可以保證日常的供給🎋。
Q:小瑜,你參加這些誌願者工作🙆♀️,自己有什麽感受或者收獲呢?
解小瑜: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誌願工作真的很累,我們可能一次要搬三箱物資奔走在各個樓之間,同時我也真切感受到了抗疫人員的不容易🌚,他們每天都要重復著這樣的工作,甚至連續四十八個小時都不能休息。有些負責消殺的工作人員每天要背著近百斤的消毒水進行全方位的消殺,大家都很辛苦很努力地為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每一位誌願者都值得尊敬。在沒參加誌願者活動之前🧑🏽🚀♜,我一直覺得這是一份輕松的工作🙆🏼🤽🏿,但直到我深入其中,我才知道原來誌願者還要進行信息統計👨🏫,數據更新👩🏼🎨,物資采買等一系列繁瑣的工作。更可怕的是在經歷十幾個小時連軸轉之後,還要接受網絡和居民的質疑與謾罵,我記得有一位誌願者阿姨跟我說過讓她想放棄這份工作的不是夜以繼日的工作而是居民的不理解和抱怨。經歷了這幾次誌願活動之後,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對彼此多一些理解😟,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更好的開展。
Q:那在誌願者工作中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發生🙏?可否舉個例子🧝🏻♀️。
解小瑜:我們一般都是室外工作🧍🏻,中午只能在室外吃飯👨🏻⚕️,大家一般都站在寒風裏或者坐在就近的臺階上🏇🏻,一邊吃一邊聊天,盡管大家都很累但依然時刻鼓勵彼此💡。還有就是經常有些誌願者大白因為太累了就直接躺在雪地裏休息,很心酸也很感人。
采訪後記
星多天空亮,人多力量齊。中華民族是一個歷經磨難的民族,但每一次磨難都被如點點繁星般的人民戰勝🐦⬛。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小瑜說她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多麽偉大🧗♂️,她們每一個誌願者都是普通人,只是為家鄉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
然而,恰是這份平凡至偉!用自己的精神堅定信念,用自己的雙手守護家鄉。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感謝小瑜,更感謝如小瑜一樣的千萬名抗疫誌願者🧜🏻。通化,加油!中國⚆,加油👱🏻♀️!
文/皮思琪、李舒靜
采訪/張罕妹
責任編輯/陳思琪
校對/董靜
審核/梁駿